«

处理模糊

处理模糊

处理模糊这个词是从吴秋玲女士那里听来的,作为一个极度不喜欢模糊的人, 常年喜欢在个人可控范围内活动的人, 对于处理模糊实在是有点头疼。

在过去的3年里, 处理模糊这个词时不时的跳到我的脑海里, 因为, 我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一样, 做的事情都不一样,天 🤦‍♀️。 处理模糊是不得不要遇到的问题。

举个例子, 模糊这个东西在我去控江上课的时候发现的尤为明显, 如果我只是和同学们说, 同学们请你们就定海社区的社区文化议题做一个设计出来,显然大部分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而即便是给到了同学们具体明显的方向–做一张社区文化打卡地图出来, 同学们依然在那边卡顿, 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拆解任务。

于是我看到Sdanford D.school 提出的设计师的8大核心能力:

PPtaqw https://dlibrary.stanford.edu/ambiguity#resources

其中 Navigate ambiguity 模糊导航就是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AIKzZu

This i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persist in the discomfort of not knowing, and develop tactics to overcome ambiguity when needed.

模糊导航是在未知的不适感情况下可以依然认清放下并坚持,并在需要时制定策略来克服模糊状态。

设计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他会涉及到重新构架问题以及寻找信息的模式。 模棱两可会在很多情况下出现, 例如在项目,流程里。我们需要学习在这种模糊境地中寻找出口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上一次你遇到模糊是什么时候? (可以是个人/团队/项目遇到的模糊) 模糊的出现通常会是:

  1. 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2.你发现有着很多的可能性/解决方案
  2. 你发现问题不答案还要多
  3. 你觉得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但似乎并不对。

基于此, 我们可以试着写下模糊带给我们的感受: 模糊是什么样的? 听上去,闻上去吃上去是什么样的感受?

Ambiguity is like ____ (动词+事物/场景/情况) because _____ (你个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个比喻)

接下来, 我们来探索一下如何自救, 斯坦福将模糊处理比喻做在深海潜水, 窒息的开始,让人惶恐,氧气瓶是你的解药, 那当你遇到模糊的时候,你会抓住哪些救命稻草?

可以是任何的工具, 心态, 方法。

模糊在我们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是经常会出现的, 这也解释了一部分的原因为什么很多事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Ambiguity Archetypes D.school表示,通过他们让同学们将模糊做一系列的比喻,他们发现, 对模糊的态度比喻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忍受, 参与和拥抱。 他们很高兴看到学生在学习了设计课程之后, 同模糊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忍受慢慢的变成参与和拥抱。 (我以为这里面最初的关系或许还有一层–逃避)

忍受 - Endure Ambiguity

人们渴望通过不确定性来达到清晰和“正确”的结果。 他们传达出对不可预测的未知数的控制力不足,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情景,你就必须自我定位并导航出路。

通常的症状:

参与 — Engage Ambiguity

在这些类型的歧义隐喻中,我们注意到学习者具有更多的探索者或冒险者心态。 似乎对不确定性很适应,而且他们的问题多于答案。 这标志着他们有着更大程度的掌控力和适应能力。

拥抱— Embrace Ambiguity

拥抱模糊的人将其视作是一种挑战,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将会带有一定的回报。 但是,这是一项需要耐力和毅力的工作,要知道, 这种有价值的东西是缓慢创造或构建的,并且会随着时间慢慢呈现。 他们对结果的多样性也感到兴奋(而不是不知所措),并相信如果他们能够保持响应能力,他们将会取得出色的成绩。 这些隐喻背后的基本思想是,可以利用模糊来发挥其优势。 是他们发现了最终的问题/方案而不是问题/方案找到了他们。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掌控感和适应力是衡量我们是否能很好处理模糊的两个关键维度。

例如,在掌控感这里,一个人可能会感到模棱两可(忍耐),或者他们可(Engage)参与进来,或者他们可以使用模棱两可来创造意义和价值(Embrace)。 在适应性方面,一个人可能会觉得他们需要确定并找到正确的结果(忍耐),或者接受很多可能的结果(参与),或者对多种结果感到兴奋,并有信心 通过保持响应能力,他们将获得出色的表现(拥抱)。

在以下的设计领域我们特别需要这项能力:

0Xs0CR https://dlibrary.stanford.edu/ambiguity#resources

那我们改如果面对模糊?处理模糊? 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处理模糊的相关资源, 虽然d.school已经对其做了基本的分类,但我感觉不够,因此我自己扫了一下所有的资源,进行了一下分类,便于我日后回溯👇

什么是模糊?

这里有几个让你探究个人与模糊之间关系的工作坊👇

How might diving into personal moments of ambiguity shine light on students’ relationship to ambiguity in larger ways?

How can students discover and reflect o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How do we move through different layers of ambiguity?

我们可以如何反观自己是否有在践行这8个核心能力? How do you practice design work?

没体验过模糊? 迅速体验工作坊👇 How do we stoke imagination with real-world examples from students?

一个好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一个项目最终的产出是一个问题? What if the project deliverable is a question instead of a proposed solution?

体验8个设计能力处理模糊的尝试Ambiguity: We can’t go over it. We can’t go under it. Oh no! We’ve got to go through it!

体验设计流程是非线性的How can you “taste” what design feels like in a fun, non-linear way that reflects the ambiguity inherent in design work?

热身游戏, 这里提供的游戏居然都是手写的。🤦‍♀️What are some quick ways to get immersed in ambiguity?

Drawful类似你画我猜(手机端) 的游戏How can we use games to celebrate the creativity, humor, and possiblity that ambiguity introduces?

团队如何处理模糊?

如何做出选择👉How might naming/discussing collective team values up-front help avoid analysis paralysis when making choices? If teams are a main source of support when navigating ambiguity, how do we help them succeed? 帮助团队理解衡量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执行👉What is an objective way to help a team understand, evaluate and prioritiz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a new idea? 如何将抽象的想法变得具体? How can mid-century advertising help you make sense of your design work? 如何制定设计项目的范围框架? How do we scope design projects to allow for new discoveries and inspiration to emerge? 原型测试评估How do you help early design thinkers build and test a prototype that truly assesses their point of view?

值得一读的文章

The Practice of Law and the Intolerance of Certainty

Scientific progress is built on failure

I Was Racially Taunted on Television. Wasn’t I?

推荐的电影:

天使爱美丽 All my sons

案例网站

Polynesian Voyaging Society

Podcast

David Kelley on the 8 Design Abilitie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ers

其他可以探索模糊的途径:

Share Comment on Twitter